欢迎访问365bet官网中国官网!
今天是: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 首页 > 各级好人 > 黄山好人
许强明
编辑日期:2015/8/11  来源:365bet官网中国官网  发稿人:歙县文明办  阅读次数:次  [ 关 闭 ]
在安徽歙县,有这样一位老人,他是老三届的优秀中师毕业生,原本可以走出大山过上条件较好的生活,但他毅然回到贫困的家乡任教。40多年来,他“蜗居”山乡教书育人,赢得学生和村民的爱戴;40多年来,他以爱心加耐心,培养出数千名学生;退休后,他继续发挥余热,成为山村留守孩子的“爱心家长”;他关心家乡旅游发展,成为许村景区年纪最大、热情最高的“首席导游”。他,就是歙县许村镇退休教师许强明。朴实的山里人称他为 “退休不退岗的老黄牛”。
  “只要为家乡育人,吃苦受累也心甘”
  许强明出生在安徽歙县许村镇,是许氏第38代传人。许村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,已有2000多年历史,明清时期依托徽安古道达到鼎盛巅峰,历来崇文重教,共出进士四十八人。
  受祖辈崇文尚教的影响,许强明从小立志苦读,成为村里同龄人中的佼佼者,17岁时考上了当时徽州地区响当当的徽州师范,成了一名人人羡慕的中师毕业生,跳出了“农门”,走出了大山。
  到徽州师范后,从小对音乐感兴趣的的他还拜师系统学习了音律,学会了吹奏口琴、电子琴、胡琴、笛子等乐器。知书达理、通晓乐理的许强明成为村里人交口称赞的“秀才”。
  读书恰逢文革,经历动荡之苦,许老师特别珍惜学习和工作的机会。“我这份工作来之不易,没有理由不珍惜。我的根在许村,只要能为家乡教好书育好人,吃苦受累也心甘情愿!”1968年,许老师回到了家乡当上了“孩子王”,这一干就是40年。
  在许村跳石学校执教时期,学校距离中心集镇十余里,每月仅29块8毛的工资囊中羞涩的他回家、家访等只能依靠步行,条件十分艰苦。山里人家条件苦,经常有孩子辍学在家劳作挣工分。许老师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,经常带着学校里的两个教师高一脚、低一脚地上门做工作,有时还贴上自己原本微薄的工资,千方百计让孩子返校。“就算条件再差,也不能让孩子们失学啊!”许强明亲身领教过山里娃上学难,他立志要改变这种现状。再穷再苦,许强明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。
  多年来,他也有过招工、外出务工以及调出深山的机会,但他仍然选择了坚守。“家乡的教育事业总得有人来振兴吧。再说,我也有一点私心,这里离家里近,方便我照顾家里老人。做老师在哪里不是一样?”许老师的话非常朴实。
  “没有耐心的爱不是真爱”
  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,没有耐心的爱不是真爱。”许老师的教育始终充满了耐心和爱心。在40年的执教生涯中,他把每一名学生当成自己的亲儿孙。
  “教书不仅是教知识,更要让孩子们快乐。”许老师虽然执教语文学科,但多才多艺的他还主动请缨包揽了学校的音乐课。那时农村小学条件不好,唯一的乐器就是一架破旧的电子琴,却还五音不全根本没法弹。为了满足孩子对音乐的渴望,让他们的生活充满色彩,1999年许老师自掏腰包1800元买回了一架电子琴,用于学校音乐教学,而当时他的工资每月不足千元。2005年他发起组建许村中学竖笛口琴吹奏乐队,还组建了一支由20多名孩子组成的鼓乐队,儿童节的欢庆节目上,许村千年廊桥高阳桥的美人靠旁,只要有许老师在的地方,四周一定都围满了快乐的孩子,洋溢着灵动的旋律。
  2007年,村里孩子许鹏(化名)的父亲在外打工因故身亡,妈妈独自带着他艰难度日。遭遇变故的孩子变得寡言少语,加上母亲忙于农村劳作,缺乏家庭教育的许鹏变得敏感和叛逆,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,村里人避之唯恐不及,母亲也束手无策。
  刚刚退休的许老师了解到情况后,主动把他带到身边,没有严厉的斥责,只有耐心和鼓励,同时在生活上细心照顾他。为帮他疏解不利情绪,许老师还鼓励他学习电子琴,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安定心灵,启迪心智。慢慢地,许鹏一点一点地克服了不良习惯,树立起了信心,性格也由原来的寡言叛逆变得活泼上进,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。现在已上初一的许鹏成绩优良、懂事孝顺,还经常帮村里人干活。这样的故事在许强明老师身上数不胜数。
  许老师的多才多艺和耐心真爱赢得了孩子们的心。村民和孩子们都亲切地称他为“好好先生”。一声声俏皮的“好好先生”,道出了孩子们和许老师之间亲密无间的师生情,表达了村民对许老师的由衷敬意。
  许强明常说,我是山里人,知道山里人缺的就是文化,为了父老乡亲的嘱托,我没有理由放弃这份事业。教好一名学生,就是给一个山民家庭种下一份希望。
  “只要孩子需要,我永远不离岗”
  2007年许强明老师退休。本该安享晚年的他却“离职不离岗”,继续为许村学校的孩子们义务上音乐课,同时,许老师还担当了许村“留守儿童之家”的爱心家长,成为村里留守孩子心中的“快乐老顽童”。
  许村有村民3400多人,在外务工的较多,120余名留守孩子是远方父母的不舍,更成为许老师心中的牵挂。2007年,村里成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之家,许老师当天就成了爱心家长,成为这个大家庭的操心人。在这所人数众多的“爱心学校”里,爱心家长的担子自然不轻,古文、唐诗、宋词、音乐、美术、体育……博学的许老师利用一切机会传授孩子们知识。
  平日里,许老师口袋里总有一把口琴“常备不懈”,在校园、在敬老院的“儿童之家”、在千年高阳桥,只要他的琴声一响,他便会被孩子们团团围住,“让我们荡起双桨”、“小草”等一首首快乐的歌曲让孩子们绽放出花朵般的笑脸。尽管许多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,但是乐观的许老师给这些孩子们带去了亲情的温暖。
  “尽全力推广许村,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造福乡亲”
  博学的许老师还是许村景区的“首席”导游。“一有重要接待任务,非许老师出马不可。”同行的许村镇负责人宋杰中告诉我们,许老师对家乡的旅游发展非常热心,年近古稀依然四处奔走,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。遇有重要接待,经常把饭碗一丢就上岗讲解,其敬业程度甚至超过了一般的导游。五马坊下,大观亭内,高阳桥畔,处处都留下他充满激情的讲述。同时,他还在“留守儿童之家”为孩子讲解许村的历史古迹,培养出了许多“编外小导游”,村里许多孩子们对许村的15处国宝、12处景点如数家珍,遇到外地游客询问也能略一讲解。
  正如许老师所言:“能够教给留守儿童一点知识,是我最大的享受,也是对我最大的回报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自己享受到了乐趣,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村的留守儿童一点历史文化的教育,也给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古镇做点宣传,宣传我们厚重的徽文化,所以这个事情何乐不为?一举多得啊!”
  40余年的生命长河,许老师将他最宝贵的青春年华,最美好的人生光阴,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山乡的孩子们,他培养的问他一生“蜗居”山乡是否后悔?许老师平静地说:“我是大山的儿子,父老乡亲养育了我,给了我一切。只要孩子需要我,我永远不离岗!”

Copyright © 2014 版权所有:365bet官网中国官网 歙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 主办
技术支持:龙讯科技 皖ICP备05004201号